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陸河賞梅

            每年大寒前後,陸河縣東坑鎮一帶的山野、村前屋後的梅花盛開,大地彷披上一層棉絮,一片白色,非常壯觀。這裡種的是青梅,用於製作梅乾、梅脯及釀酒,還出口日本。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發財立品

        幾年前,陝西省神木縣有一位靠炒煤礦發跡的青年人,結婚時從外地租來幾十部外國進口的高級轎車,組成浩浩蕩蕩的迎親車隊,蔚為奇觀;据媒體報導,這位"青年企業家"這次結婚花了三百多萬人民幣。豪!
        前年,山西省一位媒老板嫁女,包了幾架飛機,接送親友去海南三亞觀禮,并在三亞包下幾間五星酒店,招待來賓。据媒體報導,這個婚禮花去三千多萬元。超豪!!
        每當我從媒體看到國內富人如何闊綽揮霍財富的新聞時,很自然就想起二十多年前嚴老先生等巴士不乘的士時對我說的那番話,我想,神木縣的那位青年人,山西省的那位煤老板,若能有度地辦婚禮、嫁女,把節省下來的錢財,去救濟幫助孤寡無依的人,該可惠澤多少人啊!可他們就沒有這顆善心。
        兩年前,美國首富蓋茨在宣布其身後將大部份財產捐作慈善用途後,與股王巴菲特一起到北京,想與中國的富豪們見面,可中國的大多數富豪就沒有出席,恐怕在會面時被勸說捐出財富作善事,只有陳光標等少數富豪見過蓋茨和巴菲特。
        在中國的富豪版中,陳光標算是一條漢子,做善事不甘後人,且出錢出力。日前,他在美國宣布:為一對法輪功母女因自焚受重傷而捐出二百萬美元的醫藥費;在這記者會上,他向記者派名片,令人"亮瞎"(傳媒原話),名片上有多個銜頭,有的似乎有點無厘頭,如:中國首善,中國低碳第一人,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好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CCTV經濟年度人物大獎,中國最具號召力慈善家,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中國十大優秀志願者,林林縂縂,令人眼花。如果照陳首善的做法,香港李超人的名片非A4紙不可了。
        發財立品,是咱老祖宗的智慧及對後世的教誨。邵老、嚴老以及城中眾多善長,都在經個人奮鬥成功之後,積極回饋社會,報效國家,心善品優,世人楷模。同是中國人,為什麼在內地,那麼多的富人寧可無度揮霍財富,卻不願意做善事?就是做了善事,也要如此高調炒作,把老祖宗的教誨忘得一乾二淨!

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積善人家

        影視大亨、大慈善家邵逸夫爵士日前離世,享年107歲,福壽全歸。港人深切哀悼之餘,同聲讚賞其一生慈善為懷,為慈善事業,特別是教育事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据中國教育部的消息稱,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起,邵老捐給內地教育事業的款項達47.5億港元,幾乎每個縣都有其捐助的教育項目。加上對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慈善捐助,至少在百億之上。据報載,邵老將年前出售無線電視股份所得的62億港元及其他資金,悉數注入其慈善基金,用以日後之善舉。
        這位用百億錢財去作慈善事業的慈善家,其葬禮卻相當簡單、低調,据報載,整個葬禮支出不超過十萬港元,這更顯邵老的高風亮節,令世人敬佩。
        像邵老這樣廣做善事又作風低調的人,在香港大有人在。二十多年前,我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嚴老先生,就是一位低調的善長。嚴老先生是潮籍人士,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來港,經營紙品廠,發家致富後舉家移民美國,定居德州,在德州組織佛教團體,弘揚佛法,并以佛教團體名義進行慈善事業,在香港和台灣辦非牟利老人院及學校。內地開放之後,嚴老經我一位同事搭線到雲南山區捐助多間希望小學。十多年前,每到農歷臘月,他岀資委託雲南某機構,購買大米、麵粉及豬肉,派發給山區的孤寡人家,讓這些無依無靠無助的孤寡人家過個愉快的新年。
        一年夏天,嚴老從美國回來,我約他在中環午膳,飯後他要乘巴士回半山寓所,大熱天等巴士、擠巴士,對於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來說,絕不是一件爽快之事,何況當年的港巴都是沒有冷氣的老爺車,於是我勸他改乘的士,他微笑著對我說:"我是個閑人,不趕時間,坐的士要在三、四十元,乘巴士只是三兩元,將這節省下來的三幾十元,幫助那些孤寡無依的人,效力是很大的。"這一句話,給我很大的震撼!一個商人,一個佛教徒,心中總是裝著那些孤寡無依的可憐人,其心之善良,其德之高尚,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邵老、嚴老,以及城中的眾多善長仁翁,都是經過自已長期奮鬥而取得事業的成功,但他們成功之後卻不忘回饋社會,造福人群,而自己的生活卻是如此儉樸、簡單、低調,其高尚的人格,值得全社會學習、尊重!